支承骨架结构**常采用的是钢结构,也可采用混凝土结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木结构或其他结构。支承结构除满足将索膜体系的内力传递到基础这一结构要求以外,其形式可以采取变化多样的形式,以实现不同的建筑造型效果。例如采用独立柱或柱与拉索的组合可以提供一个独立支点,这里的柱可以是钢管柱、桁架柱或混凝土柱,而直梁、桁架拱或环梁可以提供一系列连续支点。
支承骨架连接节点有膜角点与骨架的连接、索与骨架的连接以及支撑骨架内部的连接等。
膜结构的支承骨架在膜结构中的作用是将膜的表面张力传递至基础部位。膜面由于找形的需要,其表面呈现负高斯曲面。膜面为保持形状的实整性通常都需要施加一定幅度的预应力,一般为2-3kN/m。同时作用于膜表面的荷载(通常情况下为风荷载和雪荷载)也是通过膜面变形张紧来承受的。作用于支撑骨架的力的方向随膜面走向的改变而改变。膜面在初始找形时,为保证排水通畅,起始坡度一般在15%-40%,因此膜结构支承骨架的受力状态决定了支承骨架结构形式的不一样。同时支承骨架还需承受作用在竖直面的自重。因此膜结构的支承骨架通常情况下在水平面内需要承受相当大的弯矩,这一点与其它结构中的构件明显不同。
同时还需要力求轻巧美观,因此在膜结构中其支承骨架经常做成钢结构桁架、桅杆和三脚柱。以与其受力状态相适应。
同时膜结构的支承骨架还必须与膜面受力变形相适应。应当具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因此膜结构支承骨架的构件的节点经常做成铰接,并且长度可调。